联系方式
CONTACT INFO
旋转圆盘电极装置详解
旋转圆盘电极装置详解
1. 简介
旋转圆盘电极(Rotating Disk Electrode, RDE)是一种电化学研究工具,专用于在稳态条件下探究电极反应动力学和传质过程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电极旋转控制溶液的对流,减少扩散层厚度,从而分离动力学与传质效应。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(如氧还原、析氢/析氧)、电池材料评估及腐蚀研究。
2. 仪器组成
电极主体:圆盘状工作电极(材料如玻碳、铂、金),嵌入绝缘体(如聚四氟乙烯)中,确保仅盘面接触电解液。
旋转控制系统:高精度电机与转速控制器,调节转速(通常100-10,000 rpm),确保稳定层流。
电解池:三电极体系(工作电极、参比电极如Ag/AgCl、对电极如铂丝),盛放电解液。
电化学工作站:施加电位、测量电流,支持伏安法(如循环伏安、线性扫描)。
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:实时记录电流-电压-转速数据,配套软件处理(如Levich/Koutecky-Levich分析)。
辅助模块(可选):恒温槽、气体通入装置(研究气液反应)。
3. 工作原理
流体动力学:电极旋转时,溶液受离心力径向甩出,同时轴向流动补充,形成稳态层流(遵循Von Kármán流型)。
传质控制:反应物通过对流(旋转驱动)与扩散传输至电极表面,转速(ω)越高,扩散层厚度(δ)越薄(δ ∝ ω⁻¹/²)。
关键方程:
Levich方程:极限扩散电流 (仅传质控制时成立)。
Koutecky-Levich方程:综合动力学与传质,,通过1/I vs. ω⁻¹/²的斜率求扩散系数(D)或电子转移数(n)。
4. 教学与教研用途
教学应用:
基础实验:如测定铁氰化钾的扩散系数,验证Levich方程。
概念演示:传质与反应动力学的区分、稳态测量优势。
技能培训:仪器操作、数据拟合(如Koutecky-Levich图)、误差分析。
科研应用:
催化研究:评估氧还原反应(ORR)催化剂活性(燃料电池)、析氢(HER)/析氧(OER)过电位。
能源材料:锂/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充放电机制、CO₂电还原性能。
腐蚀科学:金属钝化膜稳定性、缓蚀剂效率。
传感器开发:高灵敏度检测(如葡萄糖、重金属离子)。
注意事项
转速范围:50-9800rpm,闭环控制,误差<1‰。
接触电阻:<5Ω。
表面处理:电极抛光至镜面,防止粗糙表面扰动流型。
温度控制:高温实验需恒温系统,避免粘度变化影响传质。
旋转圆盘电极通过精准调控传质过程,成为电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,其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特点,极大推动了电化学动力学的发展。